查看原文
其他

U派大事 | 国际视野下现代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通知No.4』

UPI编辑部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4-25



一本行业杂志和她倡导的理念:
“全方位的视角、建设性的倡导
和多元化的交流”——
国内唯一一份全面解读国际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学术刊物,
立足于本行业国际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前沿,
重点对国际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度解读和比较研究,
同时对中国的前沿与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
为中国城市规划者架设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喜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为系统归纳国际视野下新中国城乡规划理论与
实践的探索,
就在本周日,《国际城市规划》邀请行业前辈、同仁
总结经验,关照未来

约你一起共享学术盛宴!



扫描二维码收看学术报告直播


特邀嘉宾


个人简介

孙安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原司长。1985年进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主持和参与了近百项规划设计项目。1999年调入建设部,先后任处长、副司长、司长。主持了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广州等上百个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查;参与了《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组织编制了京津冀城乡规划;组织开展了多规合一、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等试点工作;领导了全国城乡规划实施监督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监督等工作。2017年起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牵头组织完成了有关规划技术标准指南的编制,在规划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关于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等内容的文章。


个人简介

崔功豪,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并留校任教,1956—1958年参加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前苏联专家讲授的“运输经济学”研修班,1985—1986年为美国阿克伦大学访问学者。崔功豪教授长期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工作,曾任住建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特许注册规划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美国亚洲城市研究协会国际组委等职。曾主持烟台、岳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概念规划,苏州市城镇体系规划,宜昌地域国土规划等多项规划任务,承担了多个城市与区域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至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十余个国家出访讲学,主持多项国际会议和科研合作项目,包括第二届亚洲城市化国际会议,中美合作科研项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等。著有《城市总体规划》《中国城镇发展研究》《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当代区域规划导论》等专著,还是南京、苏州、无锡、厦门等政府的城市规划顾问。2016年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终身成就奖。



个人简介

王静霞,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国务院原参事。曾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交通学会专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住建部交通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住建部城乡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长期从事城市规划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主持和组织了各类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研究以及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法规的制定工作,主持的多项科研课题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包括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GIS支持下城市交通需求分析系统软件开发一、二期”和国家九五攻关科研项目“大城市停车场系统规划技术”等,主持完成中国工程院课题“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研究”专题,“北京市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示范工程”,住建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居住区及其环境的规划设计研究”,“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研究”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十多篇,如《对城镇防洪的几点思考》《迈向21世纪的城市规 划战略思考》等,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成果和学术成就。1996年获建设部优秀领导干部称号,1998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女领导干部称号。


个人简介

王凤武,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会长, 住建部城建司原副司长、巡视员。197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进入原国家建委建研院城市建设研究所(中规院前身)工作。1983—1985年为英国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获城市规划专业硕士学位。1985—1998年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历任情报所所长、信息中心主任、北海分院院长、深圳分院院长和院长助理等职。1998—2000年任广西南宁市副市长。2000—2008年任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巡视员。2008年至今,历任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秘书长、副会长、会长。


个人简介

秦凤霞,编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信息中心原主任,《国际城市规划》原副主编。


主旨报告人


个人简介

杨保军,博士,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参与、指导完成了数百个城市规划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咨询、研究项目,代表性项目包括北京奥运选址研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修订、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研究、广州2020战略咨询、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海南省城乡一体化规划、玉树灾后重建规划、“一带一路”空间战略研究、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设计方案征集、科技部课题“旧住宅区宜居更新技术研究”、雄安新区规划。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入选2013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同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6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在《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4篇获得国内规划学界最高荣誉“金经昌优秀论文”二等奖。参与编写的《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 一书,不仅获得了“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还获得了国际规划学界最高学术奖“葛德·阿尔伯斯奖”(Gerd Albers Award)。


个人简介

孙施文,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空间规划研究院院长;上海市规划委员会社会经济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城市规划学刊》《国际城市规划》《城乡规划》等期刊编委。研究方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历史,城乡规划实施。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规划实施评价及方法研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课题“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史”“城乡规划学科发展方向预测及技术路线图研究”首席科学家。全国科学名词委员会城乡规划名词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主持《城乡规划学名词》的编撰工作。在城市规划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论文《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历史与展望》《解析中国城市规划》分别获 得2017年和2018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二等奖。论文 《有关城市规划实施的基础研究》和《〈周礼〉中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制度》入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40年40篇影响中国城乡规划进程的优秀论文”。出版专著包括《城市规划哲学》《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等;主持编撰出版了《中国城乡规划学学科史》《中国城镇化三十年》《理性规划》《品质规划》《城市规划评价》等。

报告摘要

解析中国城市规划:规划范式与中国城市规划发展


在对世界各国城市规划的主要范式类型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详尽追溯了中国城市规划从建设规划起步,到建立发展规划框架,再到融入规制规划的形式,由此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的历程。中国城市规划体系吸收了各类规划范式中最具特色的形式和内容,在中国城镇化发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20 年来,针对中国城市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出现了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市县全域规划以及“三规合一”“多规合一”等探索,但在承续既有规划认识的情况下,建设规划的观念本底并未改变,甚至仍在不断强化。本文深入剖析了中国城市规划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下,城市规划体系及其内涵的发展演变,揭示出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构成及其发展路径的独特性与深层次原因,也指出了城市规划体系改革不仅具有迫切性而且任重而道远。


个人简介

张京祥,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设计大师。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是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中国城市规划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奖、中国城市百人论坛青年学者奖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城市-区域发展与战略规划、城乡治理与规划理论。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城镇群体空间组合》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全球化世纪的城市密集地区发展与规划》《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等学术著作16部。主持“中国城镇密集地区城市与区域管治研究”“体制转型背景下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主持了杭州、汕头、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以及湖北、山东、冀中南等区域的空间规划,主持了美丽杭州行动规划、美丽宜居新江苏建设规划、杭州未来城市实践区战略规划等创新项目。

报告精华版


新中国70年城乡规划思潮的总体演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也在发展演进中谱写了一部鸿篇巨制。透视这70年以来城乡规划思潮的演进,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城乡规划的历史与现实,判断城乡规划的未来发展趋势。而观察、理解、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城乡规划理论、思潮的演进,本文以为可遵循“一个环境观,两条主脉络”的视角。所谓“一个环境观”,就是必须置于国际国内大环境、中国总体社会经济形势大背景之下,才能深刻理解城乡规划的角色、功能,以及相应的规划思潮;所谓“两条主脉络”,脉络一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演变;脉络二是政府、市场、社会间关系的演变,不同的治理格局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国城乡规划的角色、思潮与实践。


据此,本文将七十年中国城乡规划思潮的演进历程划分为五个大的时期。


第一个阶段:1949年—1960年代初。1949年以前,城市规划属于地方事务,传统文化影响颓废,规划理论深受西方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受国际政治环境所迫,全面倒向苏联,停止引用西方规划理论,全面学习苏联规划理论与模式(图1)。城市规划被纳入计划经济体系,以生产力布局为中心任务,规划思维体现出强烈的自上而下、计划性、指标性、工程技术性等色彩。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的宣传海报


第二阶段:1960年代初—文革结束。1960年代西方世界经济的现代化以及丰裕社会的形成,促进了西方城市规划思潮的多元化发展,并愈发呈现出人本主义规划特质。这一时期,我国正经历极左的社会思潮阶段,“斗、批、改”政治运动席卷全国(图2),城市规划工作全面停滞,城市规划被认为是“扩大城市差别”的“修正主义”而受到了批判。文革十年间城市建设和管理基本呈现无政府状态,直到文革后期,城市规划工作才开始缓慢复苏。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动荡


第三阶段:1970年代末—1990年代初。改革开放带来思想解放、体制变革,城市规划事业全面恢复。城市规划的理论学术研究蓬勃发展,大量引进、学习西方的规划理论与技术手段,这一时期规划研究与实践工作呈现出崇尚科学、尊重技术、重视规律的思想特征。这一时期,城镇体系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创造性的实践,体现了西方规划理论与中国本土实践的有机结合(图3)。 

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1985—2000)


第四阶段:1990年代中期—2012年。在全球化、分权化和市场化的多重影响下,我国城市形成了以增长为中心的战略与政策架构。作为地方政府完全掌握的政策工具,城市规划呈现明显为增长主义特征,即所谓的“为增长规划”。2000年代初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城市规划也在理念和技术层面进行了创新与更迭,如从城市规划发展为城乡规划,规划中愈益关注城乡统筹、公平正义,强调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但规划实践中的增长主义思维惯性难以扭转,城市规划基本上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工具,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围绕规划展开了博弈。


第五阶段:十八大以来。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增长主义模式走向终结,中央作出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判断,提出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等一系列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来认识城乡规划,城乡规划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规划思潮从增长主义转向生态主义,作为这一思潮的体现,城乡规划实践层面呈现全面加强自上而下规划管控与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如增长边界划定)的趋势,从多规合一的探索到建立全面统一的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转变,越来越注重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乡规划思潮的总体演进


基于以上五大发展阶段的详细阐述,本文总结了中国城乡规划思潮发展演进的一些基本逻辑和规律。


逻辑一:对城乡规划功能属性认知的不断进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城乡规划在功能角色、思想方法和内容方面的变化,明显受到国际国内经济与社会环境、国家治理理念与模式、中外规划思想碰撞等状况的深刻影响,对于城乡规划功能属性的认知也经历了不断发展、提升、转变的过程,呈现出强烈的时代响应性。


逻辑二:中国城乡规划思潮呈现渐进融合式演进。相比于西方规划思想的批判性演进,中国城乡规划思想更讲究传承、延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规划实用性地借鉴了当代西方许多规划思想理论,与中国城镇化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杂烩式”规划思想、理论和方法体系,理性规划思想与精英主义乌托邦、倡导式、市场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想和理论元素杂糅在一起,而非相互排斥,这构成了中国城乡规划思潮演进的一大特色。


逻辑三:中国城乡规划不变的实用主义路线。在西方国家的语境中,城乡规划主要职责是作为市场机制的对立面、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公共政策。而在中国,城乡规划总体上很好地实现了理想主义、理性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中国的城乡规划紧密地跟随政府的大政方针调整而变化,在改革开放后40年的发展历程中,很大程度上遵循市场(或“企业化”)逻辑的发展,而不是与市场为敌。在规划理论与实践中虽愈来愈强调扩大公众参与,但始终坚持上下制衡的精英主导范式。由此可见,中国的城乡规划并非简单囿于某种固定的价值观基础,这就是中国城乡规划思潮遵循实用主义路线的重要体现。


在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背景下,城乡规划(或“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未来影响如何?将如何深刻改变国家、社会、规划人对于空间规划的认知与思维?70年实践探索积淀的城乡规划经验与体制,哪些是历经岁月磨砺之后仍然需要延续、传承、发展的?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个人简介

罗震东,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学士、硕士,同济大学博士;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访问学者。现任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注册规划师。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总体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城镇化与空间战略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社会职务。担任《国际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英文版)》《热带地理》等学术期刊的编委。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7部,译著2部,代表性著作 有:《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城市与区域规划空间分析方法》《中国都市区发展:从分权化到多中心治理》《多中心大都市——来自欧洲巨型城市区域的经验》(译著)、《荷兰土地使用规划:原则与实践》(译著)等,并作为主报告研制者参与《中国城乡规划学学科史》的编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2项,主持相关省、市重要规划研究课题80余项。代表性规划研究:“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湖北省 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武汉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美丽杭州’行动规划”“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等。曾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奖”,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第一届“淘宝村优秀研究者”,第四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论文竞赛二等奖,2017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三等奖,2018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佳作奖。多次获得国家、省级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报告摘要

阶段、思潮与行动:国际视野下现代中国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演进


中国区域规划是世界区域规划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演进需要在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中发掘、比较。区域规划作为国家进行区域治理的重要工具,必然具有鲜明的国家特色和时代特征。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必然是与具体国家、地区的特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结果。建国70年来,中国区域规划在接受国际规划理论与实践影响的过程中,存在着发展阶段与规划思潮、行动选择之间的持续调整过程。伴随着中国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阶段认知不断清晰,利益博弈日益激烈,行动选择更加多元,中国区域规划的演进趋势和规律也逐渐清晰。尝试识别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在全球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阶段中的对应区段,为分析70年来中国区域规划思潮和行动选择的适当性确定参照体系。进而针对中国不同阶段的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剖析不同规划思潮在中国的响应程度,构建发展阶段与规划思潮、行动选择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对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趋势判断,提出中国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可能方向。


个人简介

林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北京大学理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全国国土规划纲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地估价师与土地登记代理人协会常务理事等职。担任《国际城市规划》《小城镇建设》 《城乡规划》等学术刊物的编委。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项目或课题,主持了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山东省国土规划、山东省桓台县“多规合一”国家级试点等项目,参与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京津冀空间规划、雄安新区规划等研究或编制工作,作为主要起草人参编了10项土地管理、城乡规划领域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研究方向:土地利用、城市与区域规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多部学术著作。曾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报告精华版

“外引”与“内消”——国际经验对中国城乡土地利用相关规划的影响探析


我国城乡土地利用的规划演进,离不开引进借鉴国际先进的规划理念。而对于这些“舶来品”的消化吸收,建立在与本土制度和规划实践充分融合的基础之上。文章重点选取与城乡土地利用较为密切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分析了国际经验和本土实践对于规划发展的影响,并对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提出了相关建议。


新中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启动整体参照苏联模式,以计划体制下的空间安排职能为重点,为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战略部署提供实施性保障,有效配合了工业城市建设。1980年,美国土地分区规划理念引入中国,结合城市建设用地出让和转让工作,控制性详细规划雏形开始出现。随后,经过温州、深圳等城市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苏联传入的,当时称作“土地整理”,主要针对农村和国有农场的规划设计和土地整理,受到了苏联专家的直接支持。市场经济转型后,耕地急剧减少等问题得到中央高度关注,借鉴发达国家的用途管制手段,我国开始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逐步形成了自上而下逐级控制、以土地供给制约引导需求、以耕地保护为基本出发点的规划编制体系和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规划实施制度。


有别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我国的国土规划最初受到荷兰、日本等国家的国土开发整治经验启发而来。在总结以往国土开发利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国土规划试点,提出全国性的国土开发整治战略和生产力布局构想。近十年来,我国的国土规划已经发展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举头并进的战略性、综合性规划。


主体功能区规划则是充分借鉴欧洲空间规划的理念和经验,吸收国内国土规划编制经验,确立了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思路,立足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活动的适应性,调整完善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总结上述四类规划的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时期全面学习参照苏联模式,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借鉴不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规划经验,我国城乡土地利用的规划理念和方法既有“拿来主义”,在本质上与本源国家有一致性,又顺应了不同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多元、实用的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指导和调控城乡土地利用的基本依据,应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分工明确、衔接有效的“五级三类”体系。规划层级与行政管理体系高度契合,上位规划强化责任约束,下位规划体现权益维护。三类规划之间紧密联系,总体规划通过指标、边界、名录等管理手段自上而下调控,统筹指导特定区域或领域的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既要落实总体规划的需求,又要体现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确保要素落地管控。


个人简介

沈清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院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城市规划学刊》副主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理事,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入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40年40篇影响中国城乡规划进程的优秀论文”。出版专著及译著《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原理、方法与优化》《低碳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译)《城市生态学新发展》(译)《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译)等。

报告精华版

现代中国城市生态规划演进及展望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以来,新中国的城乡规划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类规划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城市生态规划”无疑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规划类型之一。但对于生态规划在我国如何肇始、发展和演进,却鲜有系统性的研究探索。近十年来,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爆发和我国对生态文明的日益强调,“城市生态规划”开始以其丰富而庞杂的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日益引起重视和关注。因此,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对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我国现代城市生态规划演进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及未来展望,无疑对生态文明时代人居环境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概括如下:


其一,将中国现代城市生态规划演进分成四个阶段:初始萌芽期(1949—1977年),缓慢发展期(1978—1989年),启动建构期(1990—2000年),全面发展期(2001年至今)。


其二,梳理阐述了中国现代城市生态规划各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环境背景和相关动态。包括:国内城市生态规划影响因素、规划及实践动态,国际生态环境研究及实践动态等,为理解、描述和分析现代中国城市生态规划演进构建了一个宏观框架。


其三,梳理、归纳并提出了现代中国城市生态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演进特征。其中,理论演进特征包括:从“拿来主义”到“中国特色”、从“另起炉灶”到“体系融合”、从“技术理性”到“价值融合”;实践演进特征包括:从“单一形式”到“多元载体”、从“宏观愿景”到“全域视角”、从“刚性控制”到“弹性管治”。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现代中国城市生态规划从起步至今的探索、演进及完善过程的多个侧面。


其四,在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城市生态规划成就的同时,分析并提出了我国现代城市生态规划若干有待完善的议题,包括:理顺与上下位规划的关系,构建全面的规划目标,加强规划编制与实施的连接,统一技术规范,提升人文情怀等。


其五,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背景,对中国城市生态规划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若干设想和建议,包括:主动适应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构建与现有各类规划以及空间规划体系下新兴规划的恰当关系;提高城市生态规划的应需性水平,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向度拓展城市生态规划的生态位,使城市生态规划能够持续产生不可替代的、良好的规划绩效;探索城市生态规划体系创新,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发展形势,探索创新之路;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实践体系,为中国城市生态规划的世界化做好准备等。


个人简介

马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8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道路工程专业,同年8月至今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曾任中规院城市交通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工程师,住建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总工程师等职。现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住建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兼任《城市规划》编委,《城市交通》副主编等。长期从事城市交通规划领域的战略、政策、技术研究以及规划编制工作,先后参加和主持“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模式研究”“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决策关键技术”“城市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功能整合与规划设计关键技术”等国家科研项目,以及深圳、杭州、厦门、石家庄、烟台、沈阳等城市的交通规划编制。主持制定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主编《城市规划资料集第10分册·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等。曾获科技部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2012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报告摘要

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的探索与发展


中国现代意义的城市交通规划形成于1970年代末期,在4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汲取了社会、经济、管理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形成了具有多学科融合特色的城市交通规划技术方法和面向实际需求的多层次专项规划编制体系。城市交通规划的演进与城市交通研究相辅相成,规划理念、规划技术的更新既有国外经验的借鉴,也离不开国内实践的检验与验证。本文梳理了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对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具有影响的人才培养、规划研究、技术研发等方面;阐述了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体系的发展演变,以及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编制内容;针对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交通规划实施管理多元性,讨论了四个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个人简介

毛其智,工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先后毕业于中国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获建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基础设施规划等专业学位。1985年起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2004-201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设计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新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参编)专著十余部,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70余名。部分现任的学术兼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建设专项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人居环境科学学科副主编,《城市规划(英文版)》副主编,The State of China’s Cities 执行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常务副主编;2005年和2008年两次当选世界人类聚居学会副主席。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章,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村镇规划设计一等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等。

报告精华版

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与实践
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时年96岁高龄的吴良镛先生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以“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的贡献接受了党和国家“改革先锋”的表彰。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实践成为改革开放40周年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吴良镛是至今为止城乡建设领域唯一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改革先锋”表彰的获奖者。吴良镛的获奖,是学术界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和科技事业的认同,是党和国家对以吴良镛为代表的中国建筑规划园林学者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所作出杰出贡献的表彰和奖励。 

2018年,“改革先锋”获奖者与国家领导人合影(前排右二为吴良镛)


吴良镛是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他建立了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为实现有序空间和宜居环境的目标提供了理论框架。吴良镛发展了整合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核心学科的方法;针对实践,提出了区域协调论、有机更新论、地域建筑论。组织科学共同体,发挥各学科优势;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


1981年,吴良镛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后第一次参加学部会议,深感有必要对建筑理论进行基本的探索,以应对改革开放后迎来的中国城乡规划建设新时代。他认为,为了阐明建筑学的真谛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地适应时代的需要,建筑学应从广度上和深度上加以展拓,应在认识上有所突破,把建筑从房子的概念延至聚居(settlement)的概念。吴良镛指出,多少年来,建筑学者们一直宣传建筑的两重性,强调艺术的属性,等等,但总是就房子论房子,非专业者难以理解。一旦联系到聚居,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整个聚居环境不是房子与房子的简单叠加,而是人们多种多样的生活和工作的场所。从一幢房子到三家村到村镇到城市,以至大城市、特大城市等,都属于聚居范畴,这样便很自然地将建筑与城市融合在一起了,也就需要融入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等观点,去分析研究实际问题。“聚居论”是一个基本的理论,从此出发,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认识到建筑的地区、文化、科技等特性。


在“人类聚居”概念启发下,吴良镛首先进行的是“广义建筑学”的思考。1989年,《广义建筑学》一书出版,全书共分十章,即聚居论、地区论、文化论、科技论、政法论、业务论、教育论、艺术论、方法论和广义建筑学的构想。之后,吴良镛又将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上升到创建美好人居环境的高度。


1993年,吴良镛邀约周干峙和林志群,共同分析了中国城乡建设发展的形势和问题,第一次正式提出建立“人居环境科学”设想,将其作为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的新的学科群。1994年,吴良镛等合著的《中国建设事业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出版。在该书的直接影响下,清华大学于1995年成立了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先后资助了四次关于“人居环境”的学术会议(昆明1994年、西安1995年、广州1996年,重庆1998年)。此外,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相继开设了有关“人居环境”的课程,重庆大学召开了有关山地人居环境的国际学术会议。学术界从事人居环境研究的组织与活动逐步增多。从1990年代后期起,“人居环境”一词开始被社会普遍接受和沿用。


吴良镛认为,人居环境科学这一新的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将有助于从新的角度,多层面地揭示当前人类聚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高屋建瓴地解释我国由于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所出现的种种现象,科学预测人居环境建设中的重大前景趋势,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成果着手解决某些有关人居环境建设发展的复杂矛盾。同时,我国城乡建设的丰富实践将使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有可能获得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好的条件和更具操作性的成果。在这样一种新的学术观念和开放的学术系统中,原有的各相关学科领域将得到丰富、拓展、交叉与重新组合,并能为我国建设实践中提出的具体问题,找到一些更加综合、全面和实际的解决办法。


2001年,吴良镛专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出版。他说:“人居环境科学尚在初创之中,现在只是粗略勾勒其轮廓,以有助于人们的思考。总目标是通过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的努力,探索一种以研究改进、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目的的多学科群组,融贯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中与人居环境相关的部分,形成一新的学科体系——人居环境科学。”


2015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城市工作指导思想不太重视人居环境建设。现在,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的期待很高,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个人简介

许皓,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2018年获东南大学城乡规划学博士学位,现任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建筑与城乡遗产保护。主持或参与项目包括近代中国本土城乡规划学演变的学科史研究、宁波市城市规划史研究、基于文化传承的扬州古城复兴策略研究等。

报告摘要

从欧美到苏联的范式转换——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源头的考察与启示


20世纪国际城市规划理论具有显著的跨文化传播特点。1949年后城市规划的“苏联模式”,经由自上而下的推介来到中国。与此同时,近代都市计划的“欧美经验”不会就此退出。本文通过搜集的历史文本与档案资料,考察1949—1952年间“苏联模式”与“欧美经验”之间理论的对立与实践的博弈,结合“除旧布新”的概念阐释范式转换的深层逻辑。回溯这段历史,能够反映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多个层面上的初始设定,也更容易理解今日城市规划成败得失的内在因素。这一颠覆性的范式转换及其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亦可为当下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提供历史维度的关照。


会议主持人


个人简介

王凯,博士,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城市规划》主编。兼任住建部城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开发银行专家组成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委会主任。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方面的知名专家,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研和设计项目,包括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京津冀城乡规划(2015—2030)、新疆城镇体系规划、江西省城镇 体系规划等。参与主持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新疆城镇体系规划、南海城乡一体化规划获住建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宁波2030城市发展战略、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获住建部优秀设计二等奖。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区域规划与城市土地节约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城镇群空间规划与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我国大城市连绵区规划与建设问题研究”“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住建部“城市设 计实施制度框架”“京津冀北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等重大项目的主要参加人和专题负责人;主持编写了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周日上午,不见不散!

识别二维码,收看学术报告直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